
受疫情影響,暫停項目建設、暫停項目開工等給建筑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記者了解到,4月以來,全國各地在保證疫情防控總方針不變的前提下,全力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福建、四川、合肥、銅陵等地區正在從政策層面為建筑企業提供支持,或減輕施工企業資金壓力,或優化審批服務,或提供包保幫扶,全面助力建筑企業穩步發展。
疫情下,部分地區通過及時結算、推行各類保證金采用工程保函形式以及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等緩解企業資金壓力。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指出,各級住建部門要深化“點題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工作,嚴肅查處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行為。積極推動施工過程結算,提升工程結算效率。工程總承包項目和施工項目的工程進度款撥付比例原則上不低于80%。政府投資項目建設單位應加快工程進度款撥付,及時辦理施工過程結算和支付尾款。支持政府投資項目對信用綜合評價分數高的企業,予以免繳投標保證金或履約保證金。推行各類保證金采用工程保函形式,除另有規定外,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要求施工企業采用現金形式繳納或預留。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則會同房產部門召開開發企業—本地施工企業合作對接會,幫扶本地企業承攬項目。根據企業需求,組織開展重點企業與銀行、金融機構合作見面會,幫扶重點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四川省政府辦公廳表示,建立政銀合作機制,與中國建設銀行四川分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創新開展建筑領域金融和信貸服務,支持建筑企業以經項目業主單位或總承包單位確認的在建工程階段性應收賬款債權作為質押進行貸款,鼓勵開展工程擔保業務的專業擔保公司為建筑企業貸款提供擔保。規范貸款服務行為,嚴禁違規收取費用或附加不合理貸款條件,破解建筑企業“融資難”。此外,該地區還支持建設單位、施工單位通過銀行保函、工程擔保保函以及建設工程保證保險等形式繳納各類保證金,保障企業有更多的“現金流”用于項目建設,幫助建筑企業“減負擔”。業內人士表示,這些政策著眼于促進建筑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將會緩解建筑企業資金壓力,提高資金周轉效率。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舉措,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是為切實做好當前疫情防控工作采取的有力措施。疫情期間,部分地區靈活審批,加快推進建設項目開復工。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明確,針對穩增長、保民生項目,各地各審批部門優先保障,專班專人指導服務,采取容缺辦理、告知承諾等靈活方式,促進項目盡快開工。項目在設計方案批復后,完成基礎部分施工圖審查即可申請先行辦理樁基工程施工許可證。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施工圖審查不作為施工許可證前置條件。合肥市城鄉建設局提出,疫情防控期間,施工圖審查機構通過市數字化審圖系統開展“不見面”審查、備案。辦理綠色建筑方案審查、施工許可證實行告知承諾、容缺辦理;辦理施工許可證可按照“基坑、地下、地上”三個階段分別申請。同時,合肥還在疫情防控期間為企業提供延時服務、周末服務等。部分地區重點著眼于提高建筑企業在此次疫情中的抗風險能力,有的主動上門為企業“問診”,開出管用“藥方”;有的則鼓勵企業“走出去”,幫助建筑企業渡過難關。合肥市城鄉建設局表示,成立包保幫扶工作組,會同轄區建設主管部門及統計部門對全市一季度增速下滑嚴重或速低于全市平均增速的重點企業,開展上門包保服務,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項目推進等難題。同時,該地區提出,按照合防〔2022〕30號文件要求,建筑工地全面解除封閉管理,保障建筑工地務工人員有序流動。完善建筑勞務人員共享調劑工作機制,暢通勞務人員供需雙方信息交流渠道,充實勞務人員資源共享信息庫,推進勞務企業間合作,促進勞務人員有序調劑,保障合肥市建設項目用工需求。福建和四川均鼓勵建筑企業“走出去”。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指出,推動福建省行業協會在省外重點區域設立服務網點,為企業協調解決實際困難。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通過培育“川筑勞務”等5個“川字號”特色勞務品牌,在京舉辦“攜手京津冀·唱響川建工”大型推介會,有力提升“川建工”品牌影響力。開發建設“四川省建筑業發展服務平臺”并發布省外項目合作、勞務供需相關信息8000余條,組織出川建筑企業座談交流200余次,邀請行業專家為在外企業開展稅務、法律及行業前沿發展趨勢專題講解50余次,促成100余家企業攜手合作,進一步推動建筑企業抱團發展。有專家表示,除上述措施外,政府可以為原材料運送車輛開辟“綠色通道”,進行交通管制上的松綁,保障建筑企業物資運送網絡的通暢。此外,應在稅收優惠、用工補貼、運營補貼、社保等方面給予建筑企業提供支持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